甘南草原牧歌嘹亮

2022-10-08 08:24:22 经济日报   赵梅

“走遍了山山水水,美不过辽阔的草原;听遍了四海歌声,还是牧歌最动人。我是父亲心爱的骏马,永远爱恋着草原,无论在哪里,我的根在草原……”nJR中国藏族网通

一首《我的根在草原》,唱出了草原儿女对草原的深深眷恋和那份深沉的爱恋……nJR中国藏族网通

只有行走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广阔草原上,才能深切体味到草原儿女对草原的眷恋,和他们心中无法抹去的草原清香和大河浩荡。他们把对草原的爱放在心里,谱出一首悠扬的牧歌,歌中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nJR中国藏族网通

尕海湖收纳风霜雨雪nJR中国藏族网通

甘南高原初秋的风中凉意已浓,在这个季节走进草原,似乎有些唐突。nJR中国藏族网通

草原的冬总是早到,前一天才飘过一场雪,雪山因此而更显妩媚庄重。nJR中国藏族网通

到达尕海湖畔时,阴雨绵绵,层叠的云朵倒映在湖中,湖天一色,美不胜收。nJR中国藏族网通

“全球第1975块、全国第41块、甘肃省首块国际重要湿地……”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的尕海湿地,2000年11月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11年9月成功申报为国际重要湿地。nJR中国藏族网通

鸟类是尕海湖的晴雨表,而尕海无疑是甘南高原的晴雨表。尕海湿地及其泥炭资源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储水、供水以及储存碳汇方面的生态意义极其重要。nJR中国藏族网通

水天一色,野花成片,成群嬉戏的棕头鸥是沉静湖面动人的风景。初夏是棕头鸥的繁殖期,幼鸟出壳,每年它们在这里繁殖,待到秋末冬初南下。nJR中国藏族网通

有诗人说,尕海湖是高原上的眼泪。而我说,尕海是高原的眼睛,收纳了风霜雨雪,倒映出悲欢离合。nJR中国藏族网通

就职于甘肃省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的张勇,曾在尕海保护站工作17年。nJR中国藏族网通

“湿地系统就是一个拉链,一环套一环,水域、水生动植物共同构成一个体系。”张勇说,随着湿地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如今的尕海湿地的水源涵养和固土能力持续增强,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好转后,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水生植物和鸟类数量不断增加。nJR中国藏族网通

2022年,尕海湖水域面积达到27.5平方公里,有63种候鸟,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候鸟就有6种。黑颈鹤的数量达到了80余只,黑鹳150余只,栖息的候鸟计有3万余只。nJR中国藏族网通

如今的尕海湿地,一草一木、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而尕海并不是一直水草丰美,碧波荡漾。它也曾遭遇过地表裸露,草场沙化,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湿地萎缩的生态灾难。nJR中国藏族网通

“尕海湖的‘起死回生’是大力保护的结果!”张勇无疑是尕海湿地生态改善的见证人。nJR中国藏族网通

“筑坝引水、填埋排水沟、引导牧民合理放牧……”2003年1月,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后,一系列湿地恢复措施相继展开。nJR中国藏族网通

这何尝不是一场无声的,拯救尕海湖、保护湿地的“持久战”呢?又何尝不是一场高原生态保护的“持久战”?nJR中国藏族网通

沿着国道213线行驶,公路在尕海湖畔分岔,一条路通往郎木寺,另一条路则半绕尕海湖通往玛曲县。nJR中国藏族网通

为解决尕玛公路横穿尕海湖核心区影响生态保护的实际,2010年尕玛公路改道项目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4.9亿元,新设计的路线完全绕过了尕海湿地,给鸟儿一个祥和宁静的天地。nJR中国藏族网通

藏族群众称尕海湖为“羌塘措”,这是他们心中的圣湖。nJR中国藏族网通

他们对尕海湖的爱护由心而生。nJR中国藏族网通

西合道老人便是一个典型代表。在他眼里,鸟类莅临湖畔象征着吉祥,他卖了牛羊、出租了草场,在尕海湖畔的郭茂滩定居下来,水鸟迁徙时,他巡航,水鸟缺食时,他买来玉米喂食,照料受伤的黑颈鹤,让它重回自然……nJR中国藏族网通

在尕海湖周边义务护鸟20多年,西合道老人被誉为“水鸟保护神”。nJR中国藏族网通

草原情结悠长深远nJR中国藏族网通

带着尕海湖的感动,踏上玛曲高原,来到母亲河畔。至玛曲黄河大桥时,天色阴沉,黄河缓缓流淌,美景显得无比厚重。nJR中国藏族网通

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甘青川三省结合部的玛曲县,藏语之意是“黄河”。境内拥有1288万多亩连片集中的天然优质草场,享有“亚洲一号草场”的美誉。又因达562.5万亩的湿地面积和27条一级支流、10多个湖泊的丰沛水源为黄河增加水量,被誉为“地球之肾”和黄河的“天然蓄水池”。nJR中国藏族网通

黄河玛曲段从南、东、北三面环绕县境,形成九曲黄河第一弯。这华丽转身优雅得让人惊叹,格萨尔的传说在这里历久弥新,赛马场上矫健的身影演绎着马背上的民族不朽的传奇。nJR中国藏族网通

黄河干流从青海果洛州久治县流入玛曲县境内,境内流程433公里,占黄河在甘肃省境内流程的59%,流域面积10190.8平方公里。黄河在玛曲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是维系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nJR中国藏族网通

伫立于玛曲县阿万仓湿地观景台上远眺,弯曲纵横的溪流百转千回,沼泽星罗棋布。nJR中国藏族网通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和传说中格萨尔以赛马称王的家乡,赛马节无疑是玛曲县的一场民间盛事。相传,格萨尔12岁时在玛曲寻找到“河曲神骥”——河曲马,并在赛马中一举夺魁称王,由此开创格萨尔赛马大会,经久不衰,如今已成了藏族最高规格、最盛大的赛马比赛。nJR中国藏族网通

每到赛马节之际,周边的牧民都身着节日盛装,佩戴珠宝饰物而来,体验无与伦比的“速度与激情”。在赛场观看比赛的加老55岁,穿着节日新装的他显得精神矍铄。加老是玛曲县曼日玛乡强茂一队的村民,他所居住的区域是首曲黄河湿地功能区的核心区,2011年搬迁至玛曲县赛马场牧民定居点。加老一家9口人,有85岁高龄的老母亲,女儿女婿和一对孙子孙女。nJR中国藏族网通

搬迁至牧民定居点的加老住在宽敞明亮的房子里,一年可以领到1万元左右的草原补偿款,他和老伴在工地打零工为生。如今的生活水电都通,孙子上学、看病都很方便。加老最大的愿望就是,草原能恢复到以前的样子。nJR中国藏族网通

草原的绿色触动着心弦,草原的故事牵动着思绪,悠长而深远。nJR中国藏族网通

牧歌唱响千里草原nJR中国藏族网通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群群的牛羊,有个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轻轻哼着,草原牧歌,看护着牛和羊……”手拿皮鞭,骑着白马的少年是草原上最美的风景。从玛曲黄河大桥一路往西,看母亲河曲折蜿蜒,千折百回,奔流不息,两岸的草场上,羊群如遍洒的珍珠般美好。nJR中国藏族网通

玛曲县欧拉乡安茂村今年63岁的交巴,骑着一匹白色大马,看护着他的羊群,手里的经筒轻轻转动,羊群时时传来的“咩咩”叫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带来一线生机。从年少到暮年,交巴老人以放牧为生。他见证了游牧到科学养畜,产业发展的变化。nJR中国藏族网通

回忆从前,交巴老人说家境最好时,100多只羊就是他所有的财富。而今,交巴的三儿子尕尔藏才让把羊产业搞大了,不仅将传统的放牧方式改成圈养舍饲,还改良了藏羊的品种,率先成立了玛曲县欧拉乡欧拉尕尔隆盘羊育肥养殖专业合作社。nJR中国藏族网通

“我每次看到草原和羊群心情就舒畅了!”尕尔藏才让今年34岁,7岁起就在家里放牧。他对草原的热爱,只用行动来表达。nJR中国藏族网通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盘羊繁殖的信息,便只身到青海果洛州去了解情况。回来后便坚定了引进盘羊繁育、舍饲的信念。nJR中国藏族网通

没能进学校学习是尕尔藏才让最大的遗憾,这也是对他的制约。幸好妻子是他最好的帮手,她就职于欧拉乡中心小学,会在假期陪他外出联系业务,加上当地畜牧部门的帮助,尕尔藏才让的专业合作社正风生水起。nJR中国藏族网通

“我希望儿子能上畜牧大学,最后回到草原,把科技养畜发展得更好!”尕尔藏才让表达着自己对儿子的期望。距离暖棚不远处便是尕尔藏才让的家,几间简单的平房,朴素而真实。为了方便业务发展,尕尔藏才让买了一辆丰田越野车,路修起来了,又挖了井,风力发电的设备也购置了……在交巴老人眼里,这一切都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nJR中国藏族网通

交巴依然骑着那匹白马,替儿子照看那放养的羊群,儿子则开着汽车在草原上驰骋。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书写着自己的故事,在草原上演绎着各自不老的草原恋歌。nJR中国藏族网通

调整畜群畜种,转变农牧民的生产方式,这无疑是干群共同唱响的悠扬牧歌,音符在草原上空飘荡,从玛曲草原到尕海湖畔,到整个甘南草原……nJR中国藏族网通

你听,这千里草原牧歌嘹亮……nJR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拉专措
相关稿件
  • 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在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亲自为西藏工作谋篇布局,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西藏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详情]

    发布时间:2022-10-08 08:52:58
  • 守护好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更足。...  [详情]

    发布时间:2022-10-08 08:51:24
  • 新时代西藏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

    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加快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202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202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68万元,年均增长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累计实施规划项目525个,规划总投资6826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达到7.9∶36.4∶55.7,呈现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详情]

    发布时间:2022-10-08 08:42:04
  • 关键时刻尽显责任担当——记党的二十大代表、日喀则市樟木新区雪布岗社区居委会主任尼玛拉宗

    她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日喀则市樟木新区雪布岗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尼玛拉宗。她凭着优异表现,曾获过自治区劳动模范、日喀则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日喀则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详情]

    发布时间:2022-10-08 08:15:37
  • 新时代西藏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

    6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十年发展,西藏广播电视行业持续实施完成了“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和“舍舍通”工程等系列重点工程。...  [详情]

    发布时间:2022-10-08 08: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