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能源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立足我国的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才是最优选择
近十年来,我国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猛,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装机比重已接近30%。
风光等新能源的好处不言自明,其巨大贡献也无需多言。但是和任何事物一样,新能源也有短板,就是靠天吃饭。例如,如果不刮风,或连续阴雨,“风光”就会风光不再。
能否克服“靠天吃饭”这一弱点,直接关系到新能源的未来。换句话说,新能源只有从“靠天吃饭”变为“旱涝保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的主力能源。
那么,新能源如何才能不再看老天爷的脸色?目前看来,在储能技术没有革命性突破的前提下,只有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任何单一手段都难以实现这一艰巨任务。
一方面,水风光之间要实现互补。尽管从概率上,水风光同时不给力是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情况是没有风可能有阳光、连日阴雨可能来水会多,但是,风光互补、风水互补、水光互补会更加科学合理。
另一方面,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间也要实现互补。新能源之间的互补虽然可以解决大概率问题,但不是所有地区都能实现新能源之间的互补。比如,有些地区风资源丰富,但是水和光资源却不足。因此,新能源离开传统能源还很难一枝独秀。传统能源虽然有易污染和高碳之虞,但相较于新能源的两大优势就是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在目前科技水平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互补是绕不开的必选项。如果过多依赖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对较低的新能源,会增加能源供给的脆弱性和风险性。
那么,新能源何时才能取代传统能源,成为能源舞台上名副其实的主角呢?
电力的最大特点是即发即用,难以储存。如果电力也能像粮食一样,能够储存,能够以丰补歉——即今天风大就多发电,明天没风,就用昨天储存的电,到这一步,传统能源就可以让位了。目前,各国在储能技术上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各种技术路线尚存在明显短板。比如,化学储能,受限于成本和规模;抽水蓄能,虽然有规模,但受地域条件限制。其他无论储热、储冷还是储制氢等,都还难成气候,甚至尚处于概念阶段。因此,破解储能技术难题,是实现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关键一环。
从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新能源大有前途。但是,新能源从靠天吃饭到旱涝保收,无论在技术攻关方面,还是深化体制改革上,道路依然漫长。因此,最明智的选择还是与包括火电、核电在内的传统能源,实现优势互补,切不可急于求成。对于能源这一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立足我国的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才是最优选择。(萧 然)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9日表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有权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合作伙伴。美国为一己私利,以排挤、遏制其他国家为目的的所谓合作,必将以失败告终。... [详情]
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这是国家层面对青海的定位... [详情]
早晨6时,王宗斌穿好防护服,清点、搬运病房所需物资,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详情]
近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择优选择部分地区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进全国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详情]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累计确诊病例与死亡病例仍在攀升。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我们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