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盒容积是商品体积的数倍、包装袋比里面的商品还多……近年来虽然简约风尚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但随着电商物流迅猛发展,过度包装在一些领域有所反弹。据媒体报道,有受访者认为,一些商家对商品重“颜值”轻“品质”的过度包装现象屡禁不止,不可避免地造成垃圾增多和资源浪费,有悖绿色发展理念,相关部门应完善法律法规,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7月29日《经济参考报》)
当前,不少商品尤其是通过电商购买的商品,包装里三层、外三层,消费者剥得手酸痛,结果发现尚未接触到内核。一公斤重的商品有五公斤的包装,碗口大的商品包出了水桶粗的体积,是常见现象。此次记者调查发现,吃一份捞面,要用四个盒子;200元一斤的散装茶叶,经过包装营销,售价可达上千元每斤,价格翻了5倍。
当前,在治理过度包装一事上,已出台了不少措施、采取了不少行动,但收效甚微。即使当时收敛了一些,过后往往“涛声依旧”。之所以如此,首先因为治理的火候不足,包括处理力度不足,持续时间不长等。对于过度包装,需要大幅提升治理的力度与精度,并使之常态化,尤其要认真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等国家标准。
也要看到,商家之所以会过度包装也是闻市场之风而动。“颜值”意味着价格也高,并且包得越多、越好看,卖相就越好,过度且精心的包装,可让商品增值数倍,这才让一些商家在包装上煞费苦心。但增加包装处理费用也好,给予处罚也罢,产生的成本远不及过度包装所得,一些商家依然会毫无顾忌地过度包装,如此就会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让过度包装没法增值,或许至少增值空间很小,还不够抵消成本,这样的市场环境一旦形成,商家自然会遵照市场规律行事。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消费者改变对过度包装的喜好甚至追捧,提倡简约消费,强化环保意识,从根源上减少对过度包装的需求,方能对过度包装釜底抽薪。
此外,可通过税收、包装处理费用、碳交易等手段,来对冲过度包装所获利益,使过度包装得不偿失,尽快结束过度包装的暴利时代。运用市场之手扭转过度包装势头,不仅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化问题于无形,而且解决这一顽疾会更彻底、更可持续。
过度包装造成原材料浪费和环境污染,增加商品成本、抬高商品价格,并让只重外表不重质量的市场不正之风得以蔓延。在高度重视环保和厉行节约的当前,过度包装问题已日益凸显,到了该下重手治理的时候。通过管理手段治标,运用市场手段治本,过度包装才能逐渐远离市场。(罗志华)
“近期,你们在菜市场和沿江一线饭店有没有发现售卖江鱼的行为?组织几次专项检查?有没有督促三县市将禁渔宣传做到每村每户……”... [详情]
7月18日至21日,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李云泽到甘孜州调研,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发挥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作用,优化基层市场监管模式,健全农村商业体系,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详情]
日前,由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的西藏自治区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圆满结束。... [详情]
近日,拉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组织30多家市直单位、县(区)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举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专题培训。培训中,拉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讲师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内容修改介绍及解读专题讲座。... [详情]
上半年,阿坝州切实加大统筹协调和服务力度,民营经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保持高速增长。...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