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新时代、新西藏、新征程——西藏高质量发展与人权保障的新篇章”为主题,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共商西藏高质量发展大计,共谋人权保障事业发展。
本次论坛设有“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西藏的实践”“西藏的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西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青年力量”“数字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化传播”等五个分论坛主题,中外嘉宾从多个角度展开交流研讨。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庆军表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确立和发展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西藏的实践进一步丰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我国发布的涉藏白皮书具有展示西藏发展变化成就、推动国际社会正确认识西藏等功能。”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吴喜在分析我国发布的涉藏白皮书的演进历程后表示,近年来,白皮书的主题进一步涵盖了西藏民主政治建设等主题,全方位呈现出西藏人权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此,西藏如何破题?
“要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加聚焦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江华提出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监测帮扶、聚焦产业就业稳增收、统筹乡村建设等建议。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看来,西藏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引领,必须处理好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持续重视科学调查和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近年西藏的减贫事业和取得的发展成就,莫桑比克驻华大使古斯塔瓦认为,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应对社会转型中面临的各类挑战和问题,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社会效率。
结合不久前在西藏的参访见闻,不少与会嘉宾认为,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迎接全球新机遇,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今天,西藏优秀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这也是新时代西藏繁荣发展的缩影之一。
“推进西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过上幸福美好生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总干事郑堆表示,如今,伴随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非遗传承项目等文化工作已成为西藏各族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重要载体。
雪域高原的湖光山色美景,给不久前到西藏参访的斐济驻华大使坦吉萨金鲍留下深刻印象。坦吉萨金鲍在论坛上表示:“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当地政府已经做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好造福子孙后代。”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绿色发展的道路,其内涵也是开放型的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中外嘉宾相聚于论坛,本质上就是促进西藏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体现。
在今天的数字时代,要顺应新的传播环境和特征,更有效地讲好西藏故事。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赵丽芳建议,数字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化传播,要有更多个体化、微观化、日常化叙事。
近日,由林周县人民政府主办,林周县经济和信息化局、西藏众陶联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区块链+数字经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会暨林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启动仪式在林周县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园区举行。... [详情]
近日,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进拉萨市实验小学东城分校,围绕“计量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开展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计量科普课,传播计量文化,普及计量知识,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计量的认知。... [详情]
近日,拉鲁湿地管理局与自治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联合举办“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及爱鸟周”主题系列宣传活动。... [详情]
3月以来,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曲水县供电公司把春耕春灌保电工作作为首要任务,及时掌握春耕春灌用电需求,结合曲水县用电实际,制订春耕春灌生产保电工作方案,提前做好春灌用电负荷预测,组织员工对涉及农业生产的供电线路、排灌台区、机井计量箱、抽水泵等设备进行重点巡检排查,准确掌握排灌设备状况,及时处理各类设备缺陷及事故隐患,全力保障春耕春灌保供电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详情]
5月24日晚,“美丽的西藏 可爱的家乡”——罗念一作品音乐会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举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