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中国丨农业农村部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优异农业种质资源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份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引导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深入发掘资源潜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
这是记者22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的消息。
据了解,此次遴选发布的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均为2022年在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中新发现的珍稀特色、具有创新开发利用价值的地方品种,包括明水大红芒香稻、龙水梯老黄玉米等;十大优异畜禽种质资源是我国养殖历史悠久、具有典型体貌特征和品质特性的地方品种,包括莱芜猪、清远麻鸡等;十大特色水产种质资源为初步突破繁育养殖技术、推广初具规模的水产养殖品种,包括秦岭细鳞鲑、瓦氏雅罗鱼等。
据悉,2021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抢救性收集保护一批珍稀、濒危、特有资源。
2022年,各地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施策,突出阶段性重点任务,强化技术支撑,扎实推进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深入开展。农作物方面,野外普查收集全部完成,实现了对全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旗)的全覆盖,新收集种质资源12.4万份,一些古老的地方品种和特色资源得到更好保护;畜禽方面,填补了青藏高原区域普查空白,摸清了970多个品种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发现了新种质资源21个,采集制作保存遗传材料33万份;水产方面,完成了61个大宗种和251个特色种的系统调查,累计调查场所800多个。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是中央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的关键之年,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种质资源普查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实现种质资源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详情]
5月12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在宁夏银川对黑龙江、陕西、北京、天津、青海等6个省(市、区)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工作,我省普查与收集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详情]
全国大范围小麦跨区机收即将由南向北梯次展开。农业农村部18日对高质量推进“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和机械化生产进行部署,要求全力确保夏粮丰收到手,坚决打牢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详情]
5月13日,阳光明媚,风轻云淡。海东市平安区沙沟、三合乡镇道路两旁,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菜籽花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块块相连的油菜花田一眼望不到边,迷人的芳香和金灿灿的花朵吸引了不少路人和游客驻足赏花留影。... [详情]
5月10日至12日,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题视频培训班,全国省市县乡四级3.3万多名涉农干部线上同步参加培训。...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