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率先实现现代化,形成了西方现代化模式。随着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西方现代化模式不断向其他国家输出。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和历史条件,全盘照搬西方现代化模式,结果水土不服,陷入经济长期停滞、社会政治动荡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因为尊重中国历史条件与现实国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正确道路。虽然现代化有着共同特征,如经济增长、国力增强、文明提高等,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这些方面的经验可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然而借鉴并不意味着照抄照搬、亦步亦趋。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是中国独特的客观条件决定的,是中国社会制度和治国理政的理念决定的,也是中国在实现现代化长期实践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决定的。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也让中国式现代化充盈着鲜明中国气象。同时,我们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广泛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有益知识,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同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共产党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根本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资本至上、弱肉强食、两极分化、霸道强权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大力推进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打破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拓展了现代化发展路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立足本国国情,选择自己的道路、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走向现代化。
暖春三月,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再次吹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无论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还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无论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只要我们加满油、鼓足劲,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就一定能将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详情]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详情]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6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白皮书。... [详情]
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与会者发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数据产业深植于我国数字经济,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韧性和蓬勃生机。... [详情]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重塑了劳动者的职业发展路径,使就业方式呈现数字职业化和职业数字化的趋势。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成长的烦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