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近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稳”的背后,有千钧之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每一粒粮食、每一份收获都凝结着耕种者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干旱、秋汛、疫情等挑战,今年的粮食生产连过数关,丰收来之不易。
产量稳源于政策稳、产能稳。我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2022年底将累计建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95%以上,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12年的57.2%提高到2021年的7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5%提高到61%以上。这些稳中有进、蹄疾步稳的发展态势,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连年丰收,稳住大国粮仓,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增强了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尽管连年丰收,但端牢中国饭碗,守住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大意不得。着眼未来,还是应当“稳”字当头,以稳促进,以进固稳,让稳的基础更加牢,让进的信心更加足。
如何“稳”,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安排: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各地要按照这些要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扛起来,共同写好“稳”的文章。
正所谓“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越是形势复杂,越要把“三农”这块压舱石牢牢稳住,把中国饭碗牢牢端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确保党的团结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纵览党的二十大报告,“团结”一词贯穿全篇,先后出现20余次。... [详情]
过去十年,当地群众搬进了暖心房,踏上致富路。如今,他们用心编织新的幸福梦。... [详情]
“奋斗”二字,饱含智慧勇毅、彰显使命担当,是从百年光辉党史、十年伟大变革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是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深刻揭示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详情]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绘就中国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激发了中国人民朝着美好未来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详情]
牛油果闻起来淡淡清香,吃起来细腻爽滑,是肯尼亚重要的出口农产品。今年1月,中肯签署肯尼亚鲜食鳄梨(牛油果)输华议定书;6月,中国海关总署允许符合检疫要求的肯尼亚鲜食牛油果出口中国;8月,肯尼亚鲜食牛油果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长途运输之后,牛油果依然保持新鲜味美,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