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2月2日电 题:福建泉州:“侨说二十大” 画出同心圆
初冬时节,寒意来袭,在泉州南安梅山镇竞丰村一座闽南官式大厝里,一场“侨说二十大”板凳会正在进行。
“身处国外能为家乡做些啥?”“回国创业有什么好项目?”……11月24日下午,泉州市侨联党的二十大精神“侨宣讲”小分队成员和竞丰村村民、侨商、学生、镇村干部代表围坐一堂,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交流、分享。
“侨宣讲”小分队成员在泉州南安李光前故居纪念馆宣讲。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这里是爱国侨领李光前故居纪念馆,李光前先生的纪念铜像静静矗立其中。南安是著名侨乡,出生于南安的爱国侨领李光前一生心系桑梓,热心公益、重教兴学,为家乡作出过巨大贡献。
“侨宣讲”小分队成员叶世鹏首先讲述了自己在海外创业、拼搏的故事。2017年,他远去非洲做木材生意,不仅带去了中国的技术和设备,还帮助解决了当地1700多个家庭的就业和生计。
“‘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给海内外侨界提供了‘引路标’,我们的视野更开阔、方向更明确、思路更清晰了。”结合报告精神,叶世鹏提出自己的计划,“我将再次前往非洲大陆,与侨商们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为当地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就业岗位,更多地开展慈善活动,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作出自己的贡献。”
福建泉州南安梅山镇竞丰村“侨说二十大”板凳会现场(11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南安市国专中心小学的学生代表陈晧君听完后举手提问:“叶叔叔,我以后想去国外当老师,让外国朋友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做点事,出国后该怎么做呢?”
叶世鹏拉起陈晧君的小手说,身处异域,要尊重文化差异,遵守当地法律,这样才能做到友好共处……
“他邦夜夜家国梦,天涯朝朝总相思。”“侨宣讲”小分队成员黄云云说,乡愁是华侨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情怀。2013年,黄云云从新加坡回到家乡——南安市霞美镇,创办了一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她表示,自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深知好的教育资源对农村孩子来说意义重大。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黄云云结合自身经历说,作为一名“80后”新侨,从走出国门到归国创业,自己对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侨宣讲”小分队成员黄云云(左一)在泉州南安李光前故居纪念馆宣讲。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村里能再多请几个老师吗?”“娃学得好,学校会有奖励吗?”……提到教育,在座的乡亲们十分关切,“侨宣讲”小分队成员和当地干部详细记录,逐一解答。
“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到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镇里都在不断加大投入。目前,我们镇有16所幼儿园、17所中小学,公立中专和私立中专各一所,教职工总人数1500多人,各种教学设备、活动场所应有尽有。今年,镇里依托基金会向村里的优秀教师、学生颁发奖教助学金438万元。我们还会招一批老师,让咱们镇的教育资源再提一个档次!”与会的梅山镇政府工作人员吴起亚说,“请乡亲们相信,咱们的娃在家门口就能读好书。”
宣讲热腾腾,人心暖洋洋。不知不觉,天色渐晚。
“今天大家在爱国侨领李光前故居纪念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体会,畅想未来,很有意义。”南安市侨联主席黄印棉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新时代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新的实施路径与新的人才类型与要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依据国家发展战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要基于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基于人才优化发展与制度创新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 [详情]
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高校党委承担着培养干部政治能力的主体责任,应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立健全干部政治能力提升制度保障机制、组织培育机制、个体内驱机制,引导高校干部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责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详情]
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 [详情]
如今,这里的树木长势良好,每年的补栽工作也在有序开展。放眼望去,满眼绿意葱葱,成了名副其实的美丽村居。... [详情]
浙江省杭州市西侧,绵延39公里的城西科创大走廊串起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和创业热土,林立的楼宇间,物流人流信息流高度汇集,创新动能澎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