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近年来,我国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5年保持下降趋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农膜回收率稳定在80%以上。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科技支撑更加有力,推动了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据了解,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化肥农药持续减量增效,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稳步提升,耕地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9亿亩,黑土地保护工程深入实施,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种质资源保护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稳步实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危害外来入侵物种得到有效防控。
张桃林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要按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部署要求来推进,处理好环境治理与粮食安全、保护环境与农民增收、激励引导与监督约束、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等四大关系。要狠抓耕地资源保护、生物安全治理、面源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政策和科技支撑等工作任务落实。
疫情发生以来,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及时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做好科研生产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详情]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获悉,自2019年决定打造地球第三极品牌以来,自治区扎实推进地球第三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各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西藏特色的品牌兴藏之路。... [详情]
疫情发生以来,西藏自治区农科院农业研究所及时成立防疫工作小组,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做好科研生产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详情]
新征程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底气、有条件端稳端牢“中国饭碗”,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基础。... [详情]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产能稳定提升;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生产领域的一个个亮眼的成就,见证我国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夯实,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