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 题: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庭院经济·组建产业顾问组——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谈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三个着力点
当前,哪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如何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日前在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谈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着力点。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联农带农机制是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刘焕鑫表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各地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建立产业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产业帮扶成效,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还存在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不健全、带动责任落实不到位、带动方式比较单一、带动效果不够明显等问题,影响帮扶项目资金效益发挥和农户持续稳定增收。这需要更加注重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尽可能让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等农民群众参与进来,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纳入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的经营性项目资产,使用各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无偿援助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扶持的经营性项目,原则上都要建立联农带农机制,经营主体都要落实联农带农责任。
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现有庭院,大力推动庭院经济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既是促进脱贫地区发展帮扶产业的重要途径,也符合农村老、弱劳动力多,庭院增收作用尚未有效发挥等实际情况。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日前印发《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
“这次文件提出的庭院经济是高质量庭院经济,与以往所说的庭院经济是有区别的,更加突出市场化、特色化、生态化、规范化。”刘焕鑫说,要把握高质量庭院经济的发展重点,要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旅游和生产生活服务五个方面入手,支持农户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
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
组建产业顾问组是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脱贫县产业发展和脱贫群众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从本次视频会上了解到,为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脱贫县产业发展,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科协联合下发专项工作方案,近日启动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工作,采取“一县一组”的方式,推动产业顾问组与脱贫县科技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落实好这项工作,各地要精准对接,认真梳理科技服务需求,精准匹配科技专家,及时确定对接关系,要把握重点任务,聚焦主导产业,提供决策咨询,加强技术指导,培养本土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刘焕鑫说。
8月10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于丛乐,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黄元赴省人大常委会联点帮扶村——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泥麻隆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详情]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局获悉,自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开展以来,该局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着力推动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落实落地,取得了有形、有感、有效的初步成效。... [详情]
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自治区乡村振兴局数据统计处处长林蓓。... [详情]
五月,采访组一行来到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嘉黎县时,虽雨雪纷飞,却不严寒,反而给了万物蓬勃的生机,故有“五月雪纷飞,草长牛羊肥”的说法。在这个美妙的时节,记者不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也感受到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焕发的蒸蒸日上的气息。... [详情]
6月24日,全省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在西宁召开。省委副书记訚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才让太主持会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