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成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
实体经济相关跨境结算量较快增长
本报北京9月25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2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1年以来,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延续增长态势。2021年,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9.0%,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人民币跨境收支总体平衡,全年累计净流入4044.7亿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于2021年12月提高至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2022年1月进一步提升至3.2%,创历史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2.88%,较2016年人民币刚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时上升1.8个百分点,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五。
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相关跨境人民币结算量保持较快增长,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跨境双向投资活动持续活跃。人民币汇率总体呈现双向波动态势,市场主体使用人民币规避汇率风险的内生需求逐步增长。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持续完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6日 第 10 版)
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本周,第七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 [详情]
北京冬奥会上展现精彩,在23个试点地区落地开花,提供稳定安全、通用普惠的支付体验……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试点范围稳步扩大、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在保民生、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详情]
15个省(市)23个地区参与试点,10家运营机构参与研发,涉及批发零售、餐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涵盖线上线下……当前,我国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已形成一定格局,成为全球开展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先行者。... [详情]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13日介绍,数字人民币试点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4个地方取消了白名单限制,并吸收兴业银行作为新的指定运营机构。... [详情]
中国人民银行11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