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丰富科学成果

2022-09-19 09:18:07 新华   胡喆

国家航天局9月18日消息,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我国自主获取的一手科学数据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tvn中国藏族网通

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tvn中国藏族网通

1.pngtvn中国藏族网通

图1 祝融号着陆区撞击坑、凹锥、沟槽和脊状地貌图。(国家航天局提供)
tvn中国藏族网通

通过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tvn中国藏族网通

2.pngtvn中国藏族网通

图2 祝融号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国家航天局提供)
tvn中国藏族网通

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信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tvn中国藏族网通

3.pngtvn中国藏族网通

图3 祝融号着陆区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国家航天局提供)
tvn中国藏族网通

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有关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tvn中国藏族网通

此外,科学研究团队还利用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在火星表面岩石密度与地表侵蚀程度的关系、近火空间环境中离子与中性粒子分布情况,以及火星重力场等方面,获得了一批优秀的科学成果。tvn中国藏族网通

目前,天问一号环绕器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持续积累一手科学数据。tvn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钟自珍
相关稿件
  • 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成功发射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5日发布公报说,韩国首个月球轨道探测器“赏月”号当天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并已与地面站成功通信。...  [详情]

    发布时间:2022-08-06 08:11:05
  • 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搭乘“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

    当地时间2022年8月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韩国首个月球探测器“Danuri”号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发射升空。...  [详情]

    发布时间:2022-08-05 10:09:27
  • 十月将发射 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开始征名

    “盘古之眼”“夸父逐日”“羲和浴日”……这些关于太阳的古老传说,承载着我们对这颗耀眼恒星的无限好奇。今年下半年,浩瀚宇宙中的中国科学卫星系列“大家族”将再添新星,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将于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展开对太阳这颗炙热恒星的探索之旅。即日起至7月24日,这颗空间科学卫星面向广大网友征集中文昵称。...  [详情]

    发布时间:2022-07-12 08:58:56
  • 青海北斗科普基地在冷湖火星营地 举办科普活动

    7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基础测绘院了解到,近日,青海北斗科普基地在冷湖火星营地开展了以“享受科普教育 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北斗科普活动。举办该活动旨在大力推广宣传“北斗”这一国家重要战略,向广大群众展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创新的最新进展和取得的成就,为加速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我省的应用发展提供助力。...  [详情]

    发布时间:2022-07-08 09:01:23
  • 祝融号“火星找水”有新发现

    我国科学家日前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祝融号着陆区发现了水活动迹象,表明火星该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详情]

    发布时间:2022-05-13 08: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