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较一年前的历史高点降低20.5%。尽管如此,当前全球食品价格仍处于高位,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粮食安全挑战。
数据显示,2023年3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6.9点,是2021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2022年3月,这一指数飙升至159.3点,为1990年开始编制指数以来的最高值。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衡量一揽子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变化,由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食糖5类商品价格指数加权平均数构成。近期,全球谷物、植物油和乳制品价格呈下跌趋势,肉类和食糖则小幅上涨。
按照粮农组织的说法,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出现“十二连降”,主要原因包括供应量充足、进口需求低迷以及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得以延长。
粮农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说,食品价格虽然从全球范围看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并且在一些国家国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给粮食安全带来更多挑战。在一些粮食净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本国货币贬值或债务负担加重,形势将更加严峻。
比利时中国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提供重要支撑,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将进一步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详情]
世界贸易组织5日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1%。报告说,上调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措施,这有助于释放消费需求,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详情]
我国首次全球高空基准气候站观测试验日前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正式启动。该观测试验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高空基准观测网计划的组成部分。... [详情]
全球气候变暖,如何影响喜马拉雅冰湖水下冰损失?中国科学家领衔并联合国际同行开展的最新研究发现,2000年至2020年,喜马拉雅地区约27亿吨水下冰质量损失被低估。... [详情]
近期,硅谷银行等多家美国金融机构关停,引发欧美银行业持续震荡。从美元霸权,到债权霸权,再到资本霸权,美国金融霸权多方位祸乱全球经济稳定。美元霸权是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抓手。剖析近期欧美银行业危机根源,美元霸权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正是全球经济风险加剧、世界财富遭多轮收割的始作俑者。...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