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潮流 加强团结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上合组织成功经验,就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提出重大倡议主张。就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发挥“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阿富汗邻国协调合作机制等平台作用,鼓励阿富汗当局搭建广泛包容的政治架构,根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
作为阿富汗友好邻邦,中国始终密切关注阿富汗形势的演变,并采取切实措施支持阿富汗各领域平稳过渡。在当前形势下,中方倡议和主张具有重要意义,将从多个层面助益阿富汗局势向好发展。
第一,加大相互支持。中方呼吁,共同反对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把本国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点对于饱受外部干涉之苦的阿富汗尤为重要。中国一贯尊重阿富汗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支持阿富汗人民自主决定国家前途命运,让“阿人主导、阿人所有”原则真正落到实处,支持阿富汗走出一条自立自强之路。中国从不干涉阿内政,从不在阿谋求任何私利,从不寻求所谓势力范围,中方立场赢得阿富汗人民的充分信任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第二,拓展安全合作。中方强调,欢迎各方共同参与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严厉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网络和跨国有组织犯罪,有效应对数据安全、生物安全、外空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中方愿在未来5年为成员国培训2000名执法人员,建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反恐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强化各方执法能力建设。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推动阿方综合施策,从源头上从根本上遏制恐怖主义威胁,坚决打击包括“伊斯兰国”“东伊运”在内的各类极端恐怖组织。
第三,深化务实合作。中方表示,愿同各方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本地区落地生根,助力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到阿富汗经济重建问题,中国坚持“雪中送炭”与“授人以渔”的同步推进,支持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向阿富汗延伸,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阿富汗发展战略对接;支持中阿直达班列顺畅运行,帮助阿富汗更好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支持中国企业在安全形势允许条件下赴阿富汗投资兴业,适时重启艾纳克铜矿、阿姆河油田等重大项目。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表示,尽快协调阿富汗局势是维护和巩固上合组织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成员国支持阿富汗成为独立、中立、统一、民主、和平的国家,消除恐怖主义、战争和毒品。在阿富汗建立由阿社会各民族、宗教和政治力量代表参与的包容性政府十分重要。成员国强调,本地区国家和阿富汗邻国多年来给予阿富汗难民的友好对待和切实帮助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国际社会为协助难民体面、安全、可持续地返回阿富汗所作的努力十分重要。这些主张彰显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对阿富汗问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中阿友好源远流长。习近平主席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支持阿富汗实现和平、稳定、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的“中国方案”,这符合全体阿富汗人民的意愿,也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
10月16日上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许多参加大会报道的外国记者表示,中共二十大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蓝图,也为世界注入强大正能量。... [详情]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向世界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越性。在我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重要使命的体现。中国在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详情]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其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高频词。... [详情]
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各地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十年成就鼓舞人心、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新征程上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争取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详情]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