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联合国9月28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28日在安理会中东巴勒斯坦问题公开会上发言说,在关系到巴勒斯坦人民前途命运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没有否决权。
张军说,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全面、公正、持久解决是国际社会共同期待。安理会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责无旁贷,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力行动,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并行使不可剥夺权利,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
一是推进“两国方案”。巴以问题归根结底要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寻求长期解决。中方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将政治意愿转化为建设性的政策与行动,在联合国有关决议、“土地换和平”原则、阿拉伯和平倡议等国际共识和准则的基础上,为实现“两国方案”作出切实努力。
二是促进共同安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是搬不走的邻居,安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将一方安全建立在另一方不安全的基础上,就无法打破暴力循环、走出安全困境。国际社会要同等重视巴以双方的安全关切,鼓励双方通过对话合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实现共同安全。同时,占领方也应当切实履行保护被占领土上民众安全的国际法义务。
三是维护国际法治。定居点活动违反国际法,违反安理会第2334号决议规定,蚕食巴勒斯坦的土地,侵吞巴勒斯坦的资源,挤压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存空间。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支持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解决约旦河西岸被占领土问题,通过和平谈判划定巴以最终边界。
四是主持公平正义。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缺的不是宏大的方案,而是主持公道的良知。安理会是否有担当有作为,看的不是响亮的口号,而是实际的行动。安理会要根据国际共识,客观公正履行职责,刻不容缓推动巴以复谈,而不能坐等所谓对话条件成熟。在关系到巴勒斯坦人民前途命运的问题上,任何人都没有否决权。
张军表示,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推动安理会发挥应有作用,破解当前停滞局面,让“两国方案”由共识转化为行动,由愿景转化为现实,从根本上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平共存,实现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和谐相处,实现中东地区持久和平。
2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公布的一系列案例和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疗机构不断加强能力建设,让健康惠民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助力持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 [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在2018年6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详情]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副代表李松大使28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对享有人权负面影响”专题讨论会上发言,敦促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反省殖民主义历史原罪,采取行动改正错误。... [详情]
中国代表28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土著人权利问题年度讨论会上发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加拿大国内土著人面临的困境加剧,敦促美国、加拿大在疫后经济社会复苏中更好保障土著人权利。... [详情]
一个民族的复兴,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强大支撑;一个时代的进步,总是以文化的繁荣为鲜明标识。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1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呈现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生动图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基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