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花椰菜又大又饱满,有的单株就有1公斤重,真让人高兴。”看着眼前一大片长势良好的花椰菜,巴基斯坦马可波罗种业公司产品研发经理安斯尔满怀喜悦。
花椰菜是深受巴基斯坦民众喜欢的蔬菜,但当地花椰菜产业发展并不顺利:本地种子产量不高、品质不佳;西方公司垄断的高品质种子价格昂贵,菜农难以负担。
来自中国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的孙德岭团队,让这一切有了很大改观。孙德岭是中国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椰菜品种改良岗位专家。他和巴基斯坦结缘是在一次国际种业会议上,来自巴基斯坦的种子经销商对孙德岭团队培育的花椰菜品种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从2014年起,中国花椰菜种子开始在巴基斯坦推广试验。
种地需要因地制宜。巴基斯坦的气候条件给中国专家出了道难题。“除了高温,巴基斯坦地形复杂,产生了很多‘小气候’。相隔几十公里的两个地方,种植环境就有很大不同,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育种。”经过与巴方农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中国团队最终选育出一款种植周期短、单株重量大、抗逆性好、适宜南亚气候条件的明星产品。
“中国的花椰菜种子价格不高,质量和产量却不低,得到了菜农们的认可。”安斯尔以早熟花椰菜品种为例说,该种子在巴当地的平均售价仅为西方品种的1/3至一半,收成也很不错,“现在,花椰菜亩产从六七百公斤大幅提升至1300公斤至2000公斤,而且提前上市的高品质花椰菜销量好,能卖出好价钱”。
中国种子得到巴方农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菜农的一致好评,订购量年年攀升。在定价方面,中方一直坚持“合理实惠”原则。孙德岭坦言,中国也曾深受“洋种子”价高之苦,如今,高品质的中国种子在巴基斯坦平价销售,不仅让巴基斯坦菜农顺利增收致富,也让普通民众能吃得起这道美味而富有营养的菜肴。
有了选育花椰菜品种的成功合作,中巴双方团队又在黄瓜、辣椒的选种、育种等方面加强了合作,争取研发出新的“爆款”种子。
(本报伊斯兰堡电)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7日 第 03 版)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和企业获悉:自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以来,中国已向非洲27国提供1.89亿剂新冠疫苗,在非洲本地化合作生产年产能达到约4亿剂。中非团结抗疫合作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推动弥合“免疫鸿沟”。... [详情]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增长前景依然广阔。”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相关负责人汪豪铭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集团对在华投资发展充满信心。... [详情]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23日表示,中国愿同南亚国家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继续加强务实合作、共同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携手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在南亚地区率先落地,助力实现更多早期收获、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发展。... [详情]
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揭晓,89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潜力的大中小学生获得表彰。... [详情]
据悉,大会主题为“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由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中共天津市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天津市委网信办共同承办。...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