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宝藏论-庚三:诤论时论式之分析有三

2016-12-13 13:03:23 量理宝藏论    萨班•更嘎坚赞著 明性法师译

量理宝藏论-庚三:诤论时论式之分析有三:
辛一•人
辛二•目的
辛三•诠法之方式
辛一•分析人:
【人物有三诠法六。】立论者:设置实体之义-立宗、断过之论式二种。敌辩者:随欲质询、揭过之论式二种。仲裁者:随诠说、分胜负之言语二种共六种。
辛二•依目的方式分析有二:
壬一•能立论式
壬二•能破论式
壬一•能立论式又分为:
癸一•真能立诠法
癸二•相似能立诠法
癸一•真能立诠法亦分为三:
子一•定义:
【叙述因三式论式。】陈那论师谓阐述因三式是他利比量之故。倘若说明因三式之论式后,敌辩者不产生比量作用,某一外道认为是立论者之排斥过之说法,云:不应理,极成过之故。如是之际,无胜负之判决。诤理论之旨趣:彼能立论式亦使敌方了知所未了解之义,或虽了解‘宗法’、‘遍相之任一支’,然而不忆念其同分而能系念之论式。
子二•设立论式之方法有三:
丑一•破斥不应理之宗旨
丑二•诠说应理之宗旨
丑三•断诤
丑一•又分为二:
寅一•破斥因明前期之见解:
【五支论式之誓立,会合圆结三多余,总遍不全故非理。】数理师等之因明前期学家见解:山有火,以其有烟故。喻如:灶。山亦有烟故,谓有火。诠说五支论式,不应理,诠说总遍不全,‘所立’、‘会合’、‘圆结’三者多余之故。彼之旨趣:‘了解义故是所立、无怀疑非所诠,诠所立故宗之词,相续上亦无效力。’诠说随遍、随遮二论式亦是多余,从随遍、随遮二者,结合具有决定遍相之一法故,而且了知义故,详述二论式谓之。
寅二•破斥西藏学者之见解:
【二支亦结合三啭,五啭引誓立论式。】西藏学者有一说:二支论式亦结合第三啭声。喻如:由山有烟,或所作性。有一说:结合第五啭声,于山有烟之故,或声亦所作之故谓之结合。如是彼多余词,应是引导誓立宗,与须诠说谓:有烟故有火,或谓:所作性故无常。
【倘若不诠说誓立,论式不全须质问。】结合第三啭声与第五啭声,亦不须诠说誓立,以其了知义之故。如是思维,虽了知义然而彼文词之效力不具全故,应引伸其他词义。喻如:了知吃食物之义,亦谓具吃食物性,或谓吃食物之故。间接诠说云何具吃性?为何吃之故,须承许重新质问之思维。若立论者之论式不周全,其义适存于敌辩者之论式,则是诠说者之过。诤理论之旨趣:故结合无似能破之论式,亦云:由三任许一,谓不说‘不全’谓之。
dHA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仁增才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