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菩提道次第广论》-序分

2016-08-29 15:15:17 妙音佛学丛书翻译组汉译   至尊宗喀巴大士造论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梵: Namo guru Manjughosa)
DIZ中国藏族网通

敬礼上师尊长妙音
DIZ中国藏族网通

「论前皈敬」:
DIZ中国藏族网通

甲一论前皈敬:
      其身由万千无量圆满妙善所生,其语能成满无边有情众生的希求愿欲,其心意能如实观见一切所知境,于此向释迦尊主稽首顶礼。
      身为无比大师佛陀最胜法子,应化示现于无量刹士,于此向阿逸多(梵: Ajita c。意即「无能胜」,亦即慈氏菩萨或弥勒菩萨Maitreya)及妙音(梵: Manjughosa。即文殊师利菩萨,梵: Manjushri)稽首顶礼。
     能造论正确解说圣者佛陀所说《薄伽梵母》经中的极难测度密意(《薄伽梵母》。藏: bcam ldan’das ma。即是《般若波罗密多经。梵: Prajnaparamita-sutra),尊贵犹如南赡部洲顶珠庄严,美名遍扬三地(即是天人所居的天空,人类所居的地面,龙族所居的地下),于此向龙树(梵: Nagarjuna。又作龙猛)、无著(梵: Asanga)二大阿阇黎足前稽首顶礼。
     能全无错谬总摄龙树、无著二大车轨(藏: shing rtachen po)所传深见、广行二派传承的圆满道体心要,于此向一切教授宝藏的持有者燃灯智(梵: Dipamkara。即阿底峡尊者)顶礼。
     拥有遍观无尽佛说(经教)的慧眼,由大悲起动,为有缘行者善巧开示趣向解脱的道阶,于此向众大善知识恭敬顶礼。
    「造论宗旨」:
     甲二造论宗旨:
     现时勤修瑜伽者多属孤陋寡闻,有一些人虽然博学多闻,但却不懂得实修的扼要,而另一些人则带着偏颇的门户宗见眼光来看待经教,不能以正理抉择教义,所以他们失却智者所喜爱的殊胜圆满教授及教法扼要。有见及此,我(宗喀巴)誓愿造论阐述众位大车的道轨。
   「敦嘱劝学」:DIZ中国藏族网通

    甲三敦嘱劝学:DIZ中国藏族网通

      但愿那些未被偏执邪暗蒙蔽,具有辨別善恶的慧力,不愿浪费暇满人身的有缘人士能一心谛听。DIZ中国藏族网通

「略述本论」:DIZ中国藏族网通

   甲四略述本论重要:DIZ中国藏族网通

    此论包含一切佛所说法的扼要,并采纳龙树、无著二大车的教规,能圆满无缺总摄趣向「一切种智」胜者佛位的法门,亦即(上士、中士、下士)三种士夫的一切修习次第。所以本论所解说的法门便是按照菩提道次第的方式引导有缘行者达至佛地的道理。DIZ中国藏族网通

    至于讲解的规则共有两派,吉祥那兰陀寺(梵: Nalanda。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兰陀僧伽蓝Nalanda samgharama。是古中印度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大寺院,其地即今拉查基尔Rajgir北方约十一公里处的巴达加欧Baragaon。此寺是笈多王朝的帝日王在五世纪初叶建立,历代屡加扩建,遂成为古印度规模宏大的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学府。)的智者论师们认为应以三种清净的方式来解说正法,也就是:DIZ中国藏族网通

(一)导师语清净DIZ中国藏族网通

(二)弟子心清净DIZ中国藏族网通

(三)所说法清净DIZ中国藏族网通

     后来,圣教传至「止迦摩啰室啰」(藏: Bri ka ma la shi la。梵: Vikramalasila。又作超戒寺,超行寺、能映覆戒寺。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是波罗王朝Pala 的第二代帝王达摩波罗Dharmapala 所建。到了公元十世纪,此寺已成为即度的密教中心,于那兰陀寺、欧丹多普惹寺Udantapura、别札沙纳寺Vajrasana并称印度四大寺。)一地,据说那里的智者认为以下三种规则才是首要,此即:DIZ中国藏族网通

    (一)造论者的优胜处DIZ中国藏族网通

    (二)所说正法的优胜处DIZ中国藏族网通

    (三)说法及听法的规矩
DIZ中国藏族网通

此处是依后者的规矩解释。
DIZ中国藏族网通


DIZ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仁增才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