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基层:情“暖”冷湖 冷湖不“冷”

2017-03-28 11:19:25 柴达木日报   罗延京

中国藏族网通讯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曾几时,石油人唱着《勘探队员之歌》,走进荒原、走进大漠,走到最艰苦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青春、挥洒汗水,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中国石油就是在为国找油的实践中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激情壮怀、岁月永恒,奉献精神在一代代石油人身上传承。OOI中国藏族网通

青海冷湖,有一座碑不能忘记;青海冷湖,有一口井名扬天下。地中四井,孕育了冷湖油田;地中四井,成长了冷湖油田。作为海西州第二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冷湖地中四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雄踞全国四大油田之一,为共和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冷湖,是早期中国石油西部重镇,是柴达木石油的代名词,是新中国石油摇篮之一,是柴达木石油精神的孵化地,是柴达木石油人的精神家园。冷湖的地中四井巍然屹立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根植于每一个青海石油人的心中,成为柴达木石油的一个里程碑。OOI中国藏族网通

在冷湖,有这样一群可敬的人,他们来到广袤的戈壁,扎根于冷湖油田。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三厂冷湖采油作业区采油工王媛说:“我是青海油田第三代石油工人,是一名90后,父母跟随老一辈投身到青海油田事业中来,我从小就知道父母上班的艰辛和不易,他们脱下来的工衣可以直挺挺地立在地上,所以我想着以后不会回到这荒漠戈壁深处工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在这一片被石油精神孕育的土地上,我又为我是石油儿女感到骄傲,所以2015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到这里工作,现在这里的工作环境比父母辈好了太多,但是我认为,作为一名年轻的石油人,我不能安于现状,要用我的青春热血为石油事业继续奋斗。”OOI中国藏族网通

一代代石油人,默默践行着他们对“石油精神”的理解,甘愿把自己的青春镌刻在每台抽油机上、每一滴原油中。时代进步了、环境变化了,但“石油精神”的本质并没有变。“石油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老一辈石油人的言传身教,而且还要不断丰富“石油精神”内涵,激发年轻一代作为石油人的自豪感,自觉将“石油精神”传承下去。OOI中国藏族网通

“在这荒芜人烟的戈壁,常年是大风天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作为一个80后的石油人、柴达木人,我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也许我做的并不多,也不会被谁铭记,但至少我做了,因为冷湖不冷,精神不冷。”青海油田公司采气三厂冷湖采油作业区副经理彭海军依旧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OOI中国藏族网通

多数人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国家的强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需要石油人这种甘于奉献、甘于寂寞,恪尽职守,将简单平凡的工作干到极致的精神啊!OOI中国藏族网通

编辑:梦洁
相关稿件